关键信息基础设施(CII)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石。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,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。基于CSF(Cybersecurity Framework,网络安全框架)指南,并结合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具体要求,银河国际(中国)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给予四阶段九步骤的关基保护方法框架,旨在构建一个全面、高效、可持续的进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体系。
规划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奠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(CII)保护的基础,明确保护的方向与目标。在此阶段,需要全面理解CII的重要性,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,以及明确合规要求,为后续的保护工作给予指导和依据。
重要性:明确CII的定义、分类及重要性,是保护计划的基石。实施细节: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,如《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》(GB/T 39204-2022)、《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边界确定指南》(征求意见稿),进行全面且准确的保护范围界定。实施细节:采用定量和定性方法,对CII进行客观、准确的风险评估,识别安全风险点。重要性:对比CII现状与国家及行业标准,识别合规差距。实施细节:参考《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》(GB/T 39204-2022)等标准,进行全面、准确的合规性分析,确保保护计划符合法律法规要求。建设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实施保护措施,构建坚固的防线。在此阶段,需要根据规划阶段的结果,制定详细的保护计划,并设计与实施具体的保护措施,以提升CII的安全防护能力。步骤4:差距优先级排序与制定消除差距的关基保护计划重要性:根据风险评估和合规性分析的结果,确定优先级,制定详细的保护计划。实施细节:对发现的问题和差距进行优先级排序,制定明确时间节点、责任分工、资源配置和预期成果的保护计划,确保保护措施的有效执行。重要性:根据保护计划,设计并实施具体的保护措施,构建多层次、立体化的防护体系。实施细节:加强网络安全防护(如部署防火墙、入侵检测系统、数据加密等),提升系统韧性(如采用容灾备份、负载均衡等技术),完善安全管理(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、召开安全培训、实施定期审计等),确保保护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。
运行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保护方案的有效运行与持续优化。在此阶段,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控与预警机制,确保保护方案能够持续、稳定地发挥作用,并根据运行结果和外部环境变化,不断优化保护计划和方案。
重要性:确保保护方案的有效运行,进行日常监控和定期审计。实施细节:建立7x24小时的实时监控机制,及时发现并处置安全事件,确保系统的陆续在性和可用性。
步骤7:持续优化关基保护计划与方案
重要性:根据运行结果和外部环境变化,持续优化保护计划和方案。
实施细节:顺利获得定期的审计、评估和反馈机制,识别保护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,及时调整和优化保护计划和方案,提升保护效能。
(四)优化阶段:效果评估,持续改进
优化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深化改进,全面提升保护效能。在此阶段,需要强化运行反馈与效果评估,精准优化保护计划与方案,并深化人员培训与意识提升,确保保护体系的持续改进和适应性。
重要性:收集运行阶段的详实数据,对保护体系的效果进行全方位、深层次的评估。实施细节:对安全事件发生频率、影响范围及处理效率进行细致分析,对保护方案的有效性、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考量,为后续的优化工作给予明确的方向和依据。步骤9:精准优化保护计划与方案及深化人员培训与意识提升重要性:基于运行反馈和效果评估,优化保护计划与方案,并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。实施细节:灵活调整保护策略,优化资源配置,改进技术防护措施,完善管理制度;同时,顺利获得定期举办安全培训、实战演练和宣传活动,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,共同维护CII的安全与稳定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(CII)的保护不仅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石,更是数字化转型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。这一体系不仅强调了保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,更注重了持续的监控、优化与创新,以确保在面对不断演变的安全威胁时,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防御。顺利获得科学的风险评估、合规性分析、差距排序与保护计划的制定,以及先进的技术防护、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持续的人员培训,银河国际(中国)能够共同守护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,为数字化转型和经济开展给予坚实的保障。